首页 > 执业医师报名培训 >正文

2020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二试备考: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

日期: 2020-11-11 18:12:42 作者: 樊梨花

(一)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

1.脑出血

(1)脑实质内出血

1)出血部位:内囊处出血最常见。

2)病因: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。

3)其发病机制:动脉硬化造成脑动脉血管弹性降低,或产生小动脉瘤,当兴奋或活动时,在高血压的基础上,血压骤然升高,引起血管破裂,以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豆纹动脉最为常见。

2.蛛网膜下腔出血: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,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。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、脑部血管畸形、白血病、恶性贫血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可致血管破裂。

(二)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

1.短暂性脑缺血发作:又称小中风,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,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部位纤维素与血小板黏附,脱落后成为微栓子,进入颅内动脉,引起颅内小血管被堵塞缺血而发病。但栓子很小,容易自溶或因血流冲击被击碎,使更小的碎片进入远端末梢血管,使得循环恢复,神经症状消失。微栓子可反复产生,因此本病可反复发作。

2.脑血栓形成:动脉硬化、风湿病、红斑性狼疮性动脉炎、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是较常见的病因。在动脉壁病变(内膜肥厚粗糙)的基础上,管腔变窄,同时血小板破裂使红细胞、纤维素等黏附于粗糙处,血小板破裂释放花生四烯酸,转化为血栓烷,能促使血小板再聚集,血栓不断增大而最终阻塞血管。

3.脑栓塞:颅外其他部位病变如风湿性心脏病、心肌梗死、骨折、人工气胸等均可形成栓子,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。


复制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kh58.com/vrfmg/927.html

免费真题领取
资料真题免费下载